給影片評分:
      • 很差
      • 較差
      • 還行
      • 推薦
      • 力薦
      還行

      光榮歲月

      同類型

      • 13集全
      • 12
      • 第24集
      • 2544集
      • 第28集
      • 第13集
      • 第02集
      • 第01集

      同主演

      • 12
      • 第24集
      • 第42集
      • 30集全
      • 28集全
      • 65
      • 完整版
      • 第40集

      劇情介紹

      • 該劇于200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由高希希執導。故事講述了七十多歲的白向明最終無法忍受疾病的折磨而去世。袁志浩的妻子傷心不已。第一任妻子留下的日記讓他想起了自己的過去。 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的鐵爪蹂躪中原,改變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命運。結下戀情的袁志浩和白向明經歷了生死考驗,最終投身于時代浪潮推動的革命之中。志浩在戰火中成長為鋼鐵戰士,向明則在危險的敵占區送出情報。他們在戰火中團結起來,帶著朋友的祝福奔向光明的明天。進入和平時代,袁志浩與老友鄒大倫的矛盾、對孩子的暴力行為以及與妻子的關系,都讓他的生活充滿波瀾。戰爭造就了親密的關系,兒女之間永恒的愛情無疑將面臨又一次考驗……?。豆瓣評分達到7分,展現了復雜的人物關系和令人難忘的故事情節。

        《光榮歲月》:美好的生命在“光榮”和“歲月”中毀滅和消解
        【《光榮歲月》:美好的人生被摧毀,溶入“輝煌”與“歲月”】★德信成記【旁白】【40集電視劇《光榮歲月》(2008)集記】40集電視劇《光榮歲月》( 2008)改編自嚴炎的自傳體小說《去日留痕》該劇可以說是一部戰時和平時幾乎均重的“紅色年代劇”,即前半段是“榮耀”故事,后半段是“歲月”故事其中,革命信仰是核心主題,但其表現結果卻有些復雜本劇的《光輝》故事主要發生在抗戰時期的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但除了知道故事涉及“反吸”戰斗和兵工廠的建造(據說是在修理站的基礎上建造的,工廠位于山洞里)之外,還提到了八路軍——太行山司令部,似乎故意告訴人們,這里和黃崖洞兵工廠不一樣)、“純隊運動”和抗日大學部的軍事訓練要理解整個歷史上的通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戰爭和歷史事件劇中的男主袁志浩是一個傲慢、脾氣暴躁的男人他非常獨立,極端理想主義,性格偏執,思想感情極端聽起來確實很像他的同學兼戰友妻子白正如向明經常抱怨并反復指出的那樣,他被懷疑是相當自私的與此同時,故事剛進入后半段,他對自愿脫離革命隊伍、成為“丑角”、以“歷史的方式”照顧父親的戰友鄒大倫的態度惡劣和極端問題”,讓我思考了一會兒我一度想放棄這部劇,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后來大家開始抓“右翼分子”

        劇照


        袁志浩從來沒有關心過他的父親。

        他只知道父親的“歷史問題”會影響他繼續“革命”和“進步”;只是他沒有隸屬關系,由鄒大倫頂替了他的位置他很孝順,但他一點也不領情 ……而在這個過程中,白向明一直扮演著一個“革命同伴”的角色,對他寬容包容,不斷地替他彌補錯誤,可以說是窮盡了女性的美德由此,我也一開始就明白了為什么白向明在劇集簡介中,對自己與袁志浩的一生婚姻和戀情,在系列簡介中做出了憤慨的總結:“十七是熟人,七是熟人十呢?”彼此不認識“該系列前半部分存在大量歷史常識錯誤和令人困惑的事情,其中??尤為突出的是以下五個:1.抗戰勝利前,團長袁志浩的警衛說: 《我們解放軍》發生了什么(第16集,日本剛剛投降,正要“東北進軍”,袁志豪所在部隊換上了解放軍軍裝(第17集)該師衛生隊隊長白向明說,日本軍醫美子和北村是從日本志愿到中國參加抗日戰爭的抗戰同盟戰士(第19集日本女子圖);軍醫米真科感染瘟疫自我隔離時拍攝的三人合影(全家福),長得很像孫中山、宋慶齡和日本友人梅東北新中國成立前,他們只打過一場仗袁志浩和白向明立即穿上了帶有軍銜的蘇式解放軍軍服軍裝(第 20 條)本集演出的“年”故事主要發生在“路南市”,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始延續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年”的感受伴隨著歷史的“時間感”非常強烈相比前半段的“光榮”故事,我感覺演繹水平高了一個層次這改變了我至于這部劇的整體評分,我覺得前半段只能給三顆半星,后半段我覺得可以給四顆半星劇中我最鄙視、最討厭的角色是有政治頭腦的“麻煩制造者”“魏政委”(我比較喜歡的老二三流演員飾演):保衛部高級軍官他后來擔任區旅代政委,最后當上了陸軍司令,區隊長又當上了陸軍司令理所當然的,他也當上了軍政委(后來甚至進入了中共中央組織部)從檢查糾正干部隊伍的過程開始,一直到1964年“三線建設”開始,他們都不忘記進行報復他們認為袁志浩的“知識工農”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否認袁志浩對于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是必要的他是一個專家,但他只是一個雜人充其量他只是一個“尷尬的癮君子”專家,所以當“三線建設”特別是國防科技建設需要高級軍官轉行時,袁志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而《三線》中命運最慘的人物該劇與袁志豪、白向明、鄒大倫等“蘇眼鏡”蘇怡婷同為學生出身,一起參加革命:與袁志豪一起轉行,然后進入軍工部,他一生謹小慎微,默默無聞他拋下妻子和家人半生,獨自在西北戈壁灘上奮戰,投身于“兩彈一星”最后,“蘇敬言”在袁志因胃癌去世前告訴了他豪說:“你就像一團火,一團失控的火,會燒毀你自己和你的親友,同時也會照亮你周圍”他還要求袁志浩和鄒大倫和解但直到鄒大倫追隨患有精神疾病、后來又患上腎癌的“女演員”妻子的腳步,袁志豪也沒有兌現他對“蘇眼鏡”許下的承諾值得注意的是,劇中袁志浩始終認為鄒大倫背叛了革命,因此他永遠無法原諒鄒大倫,而鄒大倫最終也相信自己背叛了信仰

        劇照


        于是乎,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堅持“譴責”袁志浩的不人道,甚至不人道。

        對我個人來說,該劇最大的亮點就是白向明和袁志浩之間的愛情關系以及由此衍生的家庭生活該系列旨在表達“生活是美好的,但過去留下痕跡”的理念生命的主題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一觀點的支持除此之外,我看到的“輝煌”和“歲月”基本上只是不斷地摧毀、溶解著美麗的生命……看著很不爽 【40集電視劇18句經典臺詞《光榮歲月》(2008)】 1.要有耐心,做偉大的事情 (第 4 節) 2. 沒有證人,任何事情都無法說清楚 (第12集) 3、人可以無知,但不能無趣 (第13集) 4.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卻想關心你 (第21條) 5、說是征求意見,其實組織原則也知道,基本就定了 (第22集) 6.人們往往在選擇的那一刻就記住過去...(第22集) 7.這個(這個)人必須學會在轉折點適應變化 (第23章) 8、只要有精神,解決的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第23條) 9、毛主席說,外行要帶專家 (第24集) 10.英雄爭奪王位,愚人互相爭斗

        劇照


        (第25集) 11. 在實踐中,我們中的一些人常常無法理解。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我們就無法解釋如果我們無法解釋,我們就無法理解當然,如果我們不會寫,我們就無法理解!作為領導者,必須要有清晰的思路……(第29章) 12、移動一顆棋子,就會影響全局 (第29集) 13. 作為人類,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個人的面前和背后都有一張相同的面孔 (第29集) 14、要正確理解真理,首先要學會懷疑它、爭論它 (第30集) 15.我只有開車后才會生病,但如果我總是開車,我的壽命就會縮短 (第31章) 16、牛肉、土豆不能隨便吃,會導致修正主義 (第31集) 17.輕便靈活,主要是附件 (弱者若想“不被打”、“保護自己”,就必須遵守這條規則,“不暴露自己”、“永遠掌握平衡的鑰匙”)(第33條) 18、欠債總要還 的 (第37集)
      查看完整視頻信息

      光榮歲月角色

      • 苑志豪并非是缺少文化知識從非自覺到自覺的草莽英雄,而是一個從自覺革命到堅定信仰的革命者,一開始就是一個知識分子,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學生,在民族危亡之際投筆從戎,參加了革命隊伍,參加了共產黨。
      • 柏香茗是一個少有的傳奇革命者,她從一個大家閨秀投身革命,又從一個叱剎風云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革命者到老年安心相夫教子。
      • 鄒大倫他開始只是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學生,抗戰爆發后,憑著一腔愛國熱情和同伴們參加了革命,然而天意弄人,他的養父被查出是地下組織里出現的叛徒,從此他的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開始了終其60年的歲月替父贖罪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