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影片評分:
      • 很差
      • 較差
      • 還行
      • 推薦
      • 力薦
      還行

      愛麗絲城市漫游記

      同類型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同主演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HD中字
      • 1080P
      • 1080P

      劇情介紹

      • 該片于 1974 年 5 月 17 日在西德上映,主演包括魯迪格·沃格勒、杰拉·羅特蘭德、麗莎·克魯斯、艾達·科赫爾、歐內斯特·伯姆、薩姆·普雷斯蒂、魯伊·莫林、迪迪·佩特里卡特、漢斯·赫斯繆勒、西比勒·拜爾、米爾科、查克·貝瑞、簡由賈維斯和維姆·文德斯主演。由維姆·文德斯執導。故事講述了德國攝影記者菲利普過著流浪生活的故事。他曾被派往美國進行采訪,但沒有完成任務。在旅行中結識了一位神秘的美國女子后,他陰差陽錯地成為了這個九歲小女孩的監護人。菲利普必須帶著小麗莎穿越德國,幫助她找到祖母。在此過程中,他們對彼此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了解。故事避免直接推進,發展充滿驚喜,主題呈現極其優雅,讓觀眾慢慢了解美國流行文化。對戰后歐洲的影響。 。豆瓣評分8分,人物關系復雜,故事令人難忘。

        站在城市路口處的愛麗絲

        劇照


        我第一次見到維姆·文德斯是在電影《柏林蒼穹下》中。

        我們就像兩個在街上相遇的陌生人,我不理解他我忍不住嘗試通過她那雙呆滯、冰冷的眼睛來看看這個流離失所的靈魂但我從一開始就記住的,是那如溪流般輕輕流動的鏡頭,以及如項鏈般閃爍著智慧的詩意歌詞其余的,我已經忘記了,或者說從來沒有見過直到讀完《愛麗絲城市漫游記》,我才想起那個長著翅膀卻充滿感情的老天使影片以緩慢的鏡頭移動開始配樂,影片開頭寫著“B67 ST”的路標帶我們走上了一條意想不到的道路但這并不是一個充滿冒險精神的美國西部,即使是通過武力完成的這并不是說文德斯的電影缺乏探索精神,而是那種冒險精神被一段凄涼混亂的旅程的迷茫和迷茫逐漸磨煉出來作為文德斯“公路三部曲”的第一部,《愛麗絲城市漫游記》沒有讓我失望我所看到的只是一種不同尋常的驚喜這個冰冷的愛情故事發生在一位名叫菲利普·溫特的德國記者身上溫特約了一位編輯寫幾句關于美國風格的文章,但他為期四個星期的美國之行只帶來了一系列隨處可見的照片由于他失去了寫作能力,他與現實世界隔絕了溫特對生活的思考和質疑可能是在開車的時候開始的,這和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中的主角非常相似根據溫特的說法,自言自語更像是傾聽而不是說話而這絕對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之道至少他能明顯感覺到美國文化的迷失同樣的汽車旅館,空蕩蕩的電視節目……烏托邦式的“美國夢”已經被商業大潮吞沒了當完美的世界化為烏有時,他以孤獨的方式面對冬天正如影片告訴我們的,當一個人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他也就與世界脫節了而冬天只能在沒有目的地的旅途中流亡冬天的談話有兩種含義:“說”和“聽”他所說的是他靈魂中的空虛,他所聽到的是他內心的回響當一個人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時,他就不會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迷失但冬天的迷茫并不能僅僅作為影片的前奏,當他遇見愛麗絲時,故事才真正開始這讓我意識到,冬天來這里只是為了等待愛麗絲文德斯在影片中切入了一個孩子的視角(盡管影片敘事的主題始終是冬天),這讓我們回到最古老的狀態,重新審視這座城市的轉變如果我們想看到這部影片中主角和鏡頭的關系,我們可以這樣解釋我們通過愛麗絲的眼睛看到了菲利普·溫特的世界冬天講述了愛麗絲的騎士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小男孩身上這并不是巧合,更像是導演刻意的安排我們是否像天真的孩子一樣迷失在城市的進程中?女演員溫特喜歡用寶麗來拍照這不難讓我們想起同樣熱愛攝影的文德斯文德斯的電影充滿了對話,但我們是真正的觀眾,還是他?這讓我想起維爾托夫的紀錄片《冬天的瘋狂》但冬天和“拿相機的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后者傾向于描繪蘇聯社會的現實

        劇照


        他就像一位充滿激情的演說家;但前者就像一個沉默的觀察者。

        或者,他在拍照時捕捉到一些生活的想法冬天不僅涉及社會現實,還涉及內心世界 “現代主義”行為以這部電影為起點,文德斯開始嘗試“街頭電影” 《愛麗絲城市漫游記》旨在成為了解文德斯下一部電影的窗口文德斯的電影偏向于“流浪”,真實地展現了后工業社會中個人與城市的鮮明對比由于人與城市之間的沖突日益加劇,人們更傾向于逃離城市 “新浪潮”電影的領軍人物特呂弗說:“我一直想逃避生活,電影是我的避難所”文德斯的國家是一個“避難所”的舞臺文德斯在影片中加入了幾個黑暗的電視場景,溫特太累了,以至于親手毀掉了電視 《阿甘正傳》的導演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但《阿甘正傳》所包含的電視劇更多的是了解那個時期的人物并反思事物——歷史事件但《愛麗絲城市漫游記》中的這些電視場景僅暗示了文德斯對城市生活的沮喪電影里有沒有溫特告訴愛麗絲她可以關掉對面房子里的燈的場景?他真的“做到了”果然,對面房子的燈滅了原因很簡單幸運的是,Winter知道什么時候關掉對面大樓的燈,因為這個小鎮對Winter來說很熟悉這向我們傳達了什么樣的信息?當你真正了解某件事時,你得到的只是對那件事的挫敗感此外,飛機、汽車、火車、輪船等各種交通工具都出現在本片中,但文德斯只是想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交通方式,而是道路當我們行走時,我們懷著什么樣的心?畢竟,這就是淫穢的方式或形式距離是我們關心的文德斯的鏡頭瘋狂地掃過空曠的地面,就像在路上說話一樣他的出手中隱藏著急剎車,但他卻總是猶豫不決,他似乎在思考是否應該停下來?我對文德斯的軟動畫電影語言很感興趣他以開創性的勇氣完全轉向蒙太奇我喜歡手機攝影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它可以讓我看到時間的流逝,感觸生活的無盡;第二,它讓我見證了自己漂泊的心和不安的精神我找到了共鳴;第三,鏡頭的移動代表著不可預測的未來它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并告訴我還有無數的事情等著我值得注意的是,《愛麗絲城市漫游記》是文德斯1974年的作品,當時文德斯還沒有接受科波拉的邀請去美國拍電影,而是《美國情結》

        劇照


        十年后,文德斯憑借電影《德克薩斯州的巴黎》進入了“美國化的巔峰”作為一名德國電影導演,文德斯為何會拍一部帶有“美國傾向”的電影?太棒了也許是因為“美國”誕生了“垮掉的一代”,杰克·凱魯亞克的靈魂就埋葬在那里而這正是“街頭電影”的樂土文德斯的電影顯示了他對美國的無知,就像波蘭導演基斯洛夫斯基在他的電影中推崇法國一樣除了“第一國”(即自己的祖國)之外,藝術家眼中始終存在著一個“第二國”,而這個“第二國”則更明顯地表現在其象征性的存在上這只是藝術家對“他者”或“新世界”的熱愛和渴望,沒有別的美國永遠是文德斯永遠無法醒來的夢在《愛麗絲城市漫游記》中,文德斯還使用了很多淡出技巧鏡頭慢慢褪成黑色,似乎預示著這一天的結束,但明天的地平線又會出現在哪里呢?每一次消失都是一次日落,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問題,迫使我們記住那天我們做了什么讓我們回到電影的最后一個場景溫特計劃返回德國完成這本書他問愛麗絲,你打算做什么?直到電影結束,愛麗絲才回答這又是一部沒有答案的電影,因為答案是可怕的,答案意味著無盡的感覺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答案嗎?混亂只能用混亂來解釋導演的意圖很明確載著溫特和愛麗絲的火車緩緩駛離,鏡頭開始在一遍又一遍播放的悲傷、憂郁的配樂中緩慢移動這就像透過飛機的玻璃窗往下看一樣這讓我想起了電影開頭慢慢消失的飛機影片的結尾與影片的開頭相連,創造了一種永生的體驗而我們就像一群木偶,在城市的明亮燈光下,在一張白紙上表現出孤獨和迷茫
      查看完整視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