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二十二才二十三 12/31 12:43德克·博加德............絕望
-
游客 杜杜 12/29 00:10納博科夫原著改編,一樁錯漏百出的謀殺奇案。《絕望》的有趣之處在于主人公赫爾曼人格分裂和認知偏差導致的精神外化,看似嚴謹的縝密布局實則是建立在個體意識“不自知”上的虛象(前半段社會性質的政治恐慌亦在后半段逐漸聚縮于此);案前預想的顱內風暴氛圍絕贊。1.主客體思維的交互映射(畫作里的玫瑰花和蘋果、無處不在的鏡子和貫穿始終的淡色紫羅蘭);演員與電影、影像與文本的關系。2.你的思維像先知,你的言語像詩人,你的行為像藝術家?!爸戮次纳?梵高、安托寧?阿爾托和烏妮卡?索恩”,我們都是沉浸在虛實煎熬中殫精竭慮的人。
-
游客 霧 · 燈 12/27 00:09such a superb surrealist noir!雖然Stoppard fassbinder和nabokov在一起如此水土不服 but we have dirk bodarde and his smirking evil
-
游客 霸氣側漏柒鍋鍋 12/24 13:5770年代德國泛歐電影。賴納 維爾納 法斯賓德。功成名就的導演們也通過制作可供出口的杰出影片參與到新歐洲片的潮流中。新的國際性影片也能展現政治批判。并未完全放棄實驗沖動,偏愛后期配音,創作出的聲軌像場景一樣復雜。晚期作品呈現出一部關于德國的史詩:1920年代的德國。未看
-
游客 核冬天 12/22 20:48晦澀可能是的,但我覺得又過于簡單
-
游客 Dxjun 12/22 05:16沒看原著。這片子像英語教學片×,里面的臺詞說的都很慢,后來查了一下發現是英法德三個國家的演員導演聚在一起拍的,法斯賓德英語也不是很好,可能因為這個才說得很慢。 原來亨伯特·亨伯特這樣的起名形式在納博科夫的小說里不是個例啊。本片的男主叫赫曼·赫曼。 和流浪漢互換身份之后又殺死流浪漢扮演的自己,是否可以理解為在這個國家,他身為一個德俄混血(博你怎么又演有德血統的,你超愛)是一個邊緣人物,連流浪漢都比他更像歸屬于這個國家的人,所以他在痛苦的抽離感中殺死了那個自己? 最后那段說自己是演員,只是在拍一部電影太神了,赫曼最后的狂想和分裂。 (呃以及博在里面太可愛了想啃)
-
游客 輕年力量 12/21 07:12這個演員要是能演奧本海默簡直絕了,這部特別神經質,他是真看不出他跟那個男人完全不像?還是腦子出現問題。搞不懂這里。那段晃來晃去的吊燈打光好絕啊!墨鏡在東邪西毒里的燈籠打光是不是跟法斯賓德學的
-
游客 Chandler Bing 12/20 06:01我們正在演戲,不要看向鏡頭。想要脫離自己的身份卻被眼睛欺騙,以至于悲催出了喜劇效果。德克博嘉德的演繹方式頗為queen,可能是故意的,日落大道。
-
游客 地球先生啦 12/18 16:23我想這大概是法斯賓德最好的作品了。(4.5星)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