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Beckybb 12/30 00:07紐約亞洲電影節最佳劇情片提名
-
游客 A寧靜致遠 12/27 18:19有點不敢看 看到標題就想姥姥了
-
游客 大瀑布~ 12/22 10:33BC生日贈票。煽唄,但沒太煽到我。類似的事身邊人尤其上一代人天天在上演。我覺得我已經跳出來了,感想其實是“一個也不同情”。他們為一點保守的價值觀和金錢利益活著發爛發臭。我未來獨居一個人死也發爛發臭。我們都沒有光明的未來 :D
-
游客 計白當黑 12/22 04:10華人文化
-
游客 最77 12/22 02:262024.8.31,目前9.0分。
-
游客 道覯 12/21 10:09果然只要是華人就有機率出現的經典家庭:不管兒子如何自私沒有良心,媽媽永遠偏袒的是兒子;不管女兒如何照顧,最多只會換來一句夸獎然后實實在在的遺產依舊沒考慮到她。最恐怖的事是:媽媽也曾是自己家庭如此這般的受害者… 我感動的點從來不是親情,我承認或許和我的經歷有關,但更直白的原因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我根本感動不了一點。我感動的從來都是阿嬤本身:她面對化療脫發帶來的恐懼和悲傷,在夜晚被疼痛折磨時請求父母帶她走的呢喃,和發現原來自己覺得唯一真心付出的外孫實際上和盯著她遺產的孩子沒有差別的時候那種不動聲色可是內心崩裂的失望….
-
游客 木雨歌 12/19 18:34能想到給外孫存錢都想不到給女兒存,到頭來女兒只得到了一句“我希望你陪在我身邊”,而這很有可能還是因為女兒是免費的可靠的勞動力……從頭到尾沒有感受到導演對“重男輕女”這一陋習的批判,就“兒子繼承財產,女兒繼承癌癥”這一句話而言,觀眾如果不具備女性意識,只會當一句玩笑話聽過。以及,非常討厭這種孤寡老人被孩子漠視的親情片,和那種往年春晚“常回家看看”一類的標語一樣讓人惡心,除去一些特殊情況和一些沒良心的,誰愿意把自己的母父丟在家里不管外出打工啊?
-
游客 Adjason_ 12/19 08:42想好好看又怕看
-
游客 SZJ 12/18 18:48東亞女人被算計,被利用,被詛咒的一生。哪里溫情了?明明是年度最佳恐怖片。
-
游客 雍容 12/17 07:31怎么是比爾金演得啊,誰也沒告訴我啊
-
游客 一念無明 12/16 02:00一開始,影廳里一些馬群耀的粉絲反復拿手機??屏攝,甚至開了閃光燈,搞得我有點煩直接伸手示意不要拍了。而到了電影后半段,特別是姥姥光頭后,發現這些粉絲們明顯安靜了,最后回憶姥姥帶著外孫存錢那段,則能感受到很多人都淚目了,整個影廳的氣場都不一樣了,一部真誠的電影的確可以讓浮躁的人變得平靜,并沉浸其中。 坦率講,由于類似講祖孫情的電影之前看過不少,且我的個人經歷和電影的呈現差異比較大,所以更多是一種感慨,而不是感動。特別是在當下老齡化、社會原子化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還是需要這些宣揚親情的電影的。 另外,自《天才槍手》之后,就鮮有熱賣的泰國電影,從產業角度來說,還是非常希望優秀的小語種電影可以多多進入大陸市場并獲得好的市場反饋的。
-
游客 Danielruby 12/16 01:09今天上午場有好多華人面孔的家庭帶著老人一起來看的,不知泰國是習慣全家來看電影還是只是專門來看此片。整個故事其實很套路,很容易猜。我也會覺得可以更多著墨在M和外婆之間感情的變化上,講講M不習慣照顧的過程中改變,但留下的M和阿嫲幾個特寫很容易讓我淚崩。親情犧牲在全世界華人文化里還是普適性的存在,對于這種電影我還是習慣性給高分,能讓人共情的電源就是好電影 PS:豆瓣沒加電影英文名 差評
-
游客 仙豆桑 12/15 15:32“兒子繼承遺產,女兒繼承癌癥”,挺扎心的。穿著大兒子送的不合腳的拖鞋,靠早起賣白粥攢的錢和房子都被小兒子花光。每年留給外孫的第一只石榴和答應給外孫存到去世的存折。從我想要你的房子,到我給你買了房子,“姥姥你最愛誰?”“我的第一位是你”…首尾呼應,電影院里斷斷續續的抽泣,雖然是大家都猜得到的結尾,但愛會延續的,和那棵石榴樹一樣。
-
游客 退化夢人 12/14 01:59我是不認同說姥姥重男輕女的這個觀點的。影片交代的非常清楚,房產歸屬無關男女,而是因為索伊舅舅是這里面唯一一個沒法好好照顧自己的人,這是他唯一的不同之處,這種憐弱心理其實也非常合理。最重要的證據是,他并非這個家唯一的兒子,大兒子也同樣什么都沒得到啊。 全片刻畫了很多人物和關系,我最難受的一個點,其實是姥姥的父母是顯而易見的重男輕女,且包辦婚姻害了姥姥一生,但姥姥依然在晚年垂死之際依戀的在睡夢中呼喚父母帶她走…人終究一生都很難治愈童年的情感缺失。 親情片看的人嗷嗷哭呀,靠真情就夠了,不需要一點煽情。“我倒希望他不來看我,那說明他過得很好”“姥姥,我們到我給你買的新房子了”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