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幽蘭 12/31 06:18MF. 是比比利林恩更純粹的類型片,拿掉大部分大臉特寫后剪輯反而更加流暢化。看似厚度不足的文本容量反倒最襯技術,所以不需要在文本內容上下功夫,而是將文本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如Ou所說,是一種自反。觀看方式是多元的,而知覺不會欺騙你,這才是未來。
-
游客 葉小Pearl 12/27 16:41李安真的是和daddy issue糾纏了一輩子……不過他顯然吸取了上一部戲的教訓,就是不要試圖在一部戲里放太多的嘗試,如果嘗試重點在技術,那么在情節(jié)上就盡量選他最擅長的部分來拍,而且不要搞的太復雜太劇情流,而更多是在關系探索(人與自我、人與父親、人與元存在),這樣好讓他留出精力、也讓觀眾留出精力來更多地感受技術與形式上的探索。動作戲太擬真了,襯的以往的動作片都跟玩兒似的。要重刷120幀版。
-
游客 最美的春天-璀璨 12/23 11:42120幀4K3D,李安對技術的迷戀完全可以理解,在某種方面他的確發(fā)掘了120幀在動作片領域的潛力,在前半段的追車戲之中120幀的優(yōu)勢凸顯的淋漓盡致非常震撼,就是身臨其境的“速度感”,這種“速度感”所造就的觀影快感相信會是未來動作電影的主流趨勢。至于劇情...去你媽的誰在乎這個老掉牙令人狂翻白眼的劇情?
-
游客 bEhElit 12/22 14:52120fps+3D+2K / 立體空間下拍水的質感依舊讓我覺得迷人,夜幕下的光線和面孔也受到這個新攝影機的青睞,老少史密斯呈現(xiàn)的效果(情感的與技術的)完成度也不錯,可惜劇本問題確實很大,廢筆太多,顯然這是因為李安沒有得到更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但在幾場關鍵戲的視聽調度上能明顯看到處理共生關系的巧思。
-
游客 大英 12/22 04:25120幀這個技術真的太棒了,太亮了,給我感覺就跟看4d電影一樣,純感官刺激,太上頭了。我真誠希望這樣的電影,不要有拖拖拉拉的文戲,少講廢話、多點炫技。然而,這真的就是一個三流好萊塢動作片劇本啊,這么膚淺,這么蒼白和平平無奇,甚至都不配、也根本無力成為技術的容器,更談不上所謂形式服務于內容了。我太困惑了。 @AMC Del Amo 18
-
游客 Timorg 12/21 03:23北美影評人中意兩個牛仔的你儂我儂,卻無法接受兩個殺手的兒女情長。也確實,把李安一以貫之的親子關系母題,放進科幻懸疑片的外殼中,幾分哲思卻又帶著幾分擰巴。但最令我驚喜的倒是動作戲的調度,光一場摩托追逐戲就已展露宗師級的水準。至于冷幽默的部分,完全沒有必要的。
-
游客 Rudyard偉 12/18 09:33我一直覺得,如果真的要克隆誰,第一選擇是Phoebe Buffay,而不是這種無趣的老頭。
-
游客 麥若愚 12/17 09:21最好的殺手不需要做事細致,謹慎自律和頑強,而是不必飽受失眠的折磨,不會因思緒難以入睡。真正好受的時刻,不是俯臥在地扣動扳機的瞬間,而是坦然成為兒子和父親的剎那。舉著槍對克隆人說,我想你還是處男,始終害怕別人發(fā)現(xiàn)真實的你,其實每句話都在說自己。你明明是最好的殺手,卻擁有最壞的人生。
-
游客 21克 12/17 05:55不管什么樣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導演手里,都會變成李安的故事,這次講的是“每個人都希望有再年輕一次的機會”,李安對電影整體的節(jié)奏掌控又是教科書級別!導演這次的野心不在故事上,而是繼續(xù)在探索高清數(shù)字電影未來的某種可能性上,心思在新技術的嘗試上,再次使用了120幀、4K、3D的高規(guī)格,和傳統(tǒng)電影完全不一樣的拍法,動作戲、攝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樣的嘗試,拿技術和特效為敘事服務,不是用技術打造夸張的視覺奇觀,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術讓畫面更真實,細膩,有沉浸式的體驗,讓觀眾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燒了錢的特效。把技術當作上帝的雙手,用動作捕捉技術和CG特效再造了一個“23歲的威爾·史密斯”,這個全CG的角色絕對是一座嶄新的好萊塢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明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穩(wěn)了!
-
游客 伴月衛(wèi)星 12/16 21:04比起上部可以忽略技術革新層面帶來的興奮,仍然被片中充足的反戰(zhàn)主題和角色互動所感動。這部意外變得更簡單直接,也有一種突如其來的“全面冷感”,只專注于排好幾場技術戲和證明Will在不同時境都是帥的。那些角色“我”本源的探尋,包括Henry與孩童時期的溺水;“Junior”保存飲食習慣、打斗方式與之于“Clay”作為父親形象的牽掛;有感受到無論人還是機器,都有無解與殘留的牽絆組成那種細膩的感悟。只可惜這方面表達所占的比重或是臺詞之間的思想都相對透明。至于CINITY的感受,也是有些地方偶爾“失真”,進入到了電影中,但不是進入“故事”,而是“片場”。所以比之于故事上的缺憾和技術上的火花,還是看到好久沒演電影的Mary Elizabeth Winstead最開心,值得各種商業(yè)大餅!
-
游客 往事隨風 12/16 17:29愈發(fā)從容自如的李安通過世界最先進的“整容術” 克隆出《雙子殺手》一點也不讓人意外,甚至不會讓那些真正懂他的影迷失望。事實上,安叔在《臥虎藏龍》大獲成功之后就利用人工智能克隆過《綠巨人》來表達他對克隆技術的擔憂和反省。只不過這次的影像實驗同上次一樣沒有獲得全面的成功,但這個典型的好萊塢敘事卻糅雜了更為復雜的社會議題:經(jīng)濟全球化、世界性恐怖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科學倫理、以及在父子關系里所投射的移民身份歸屬等等等等。尤其在中美貿易談判屢屢碰壁不得進展的節(jié)骨眼上,李安以電影人的身份呈現(xiàn)了這場虛擬戰(zhàn)爭在銀幕上的真實拉鋸。安叔把電影藝術拍得如此頂級先進,然而觀眾的審美趣味卻不見得跟上他的腳步,亦不像認可他的電影藝術那樣認可這種以真善為美的價值觀。我們都在期待高水平的電影,或許電影也在等待高水平的觀眾。
-
游客 耶嘿 12/14 22:43120fps/4K/3D 我覺得唯一值得這么高技術水準及其視覺廉價感的電影類別是porn
-
游客 豆友5kPeF73hyg 12/14 22:03第一批看120幀的人太會吹了,搞得我白白憧憬了三年。故事無聊到吐,唯一有一點點意思的地方是Benedict Wong 演的工具人飛行員還挺像真人版紅豬
-
游客 不言自語 12/14 13:01剛看完覺得,天吶李安為什么會拍一部科幻版007?細心回顧,感覺少年派到雙子這幾年他都在用革新式的拍攝技術來追求一種“逼真的虛假”,就是作為“電影”的本身啊!一部電影是一個命題,但同樣演繹“我和我自己的驚天動地”。摒棄更有深度的劇情是種風險行為,但也尊重李安的嘗試和冒險。
-
游客 宇宙無敵女神 12/14 06:26也許是過去十年最重要的作品,讓我們同時擁有了電影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強烈的自反,劇作是亨利,老、俗套、說教、真摯,他面向曾經(jīng)那個單純的、簡單的、逝去的好萊塢作者動作片時代;技術是小克,在他面前,我們每個人都像站在鏡子前,見證著屬于未來的、影像生命力的青春洋溢。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