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福爾饅斯 12/31 09:37第一次看哈塔克斯坦電影很驚喜。
-
游客 Gery 12/27 09:21這幾個月以來看過最美好的電影,樸實的敘事加上簡單的鏡頭,呈現出無比真誠的故事。零四年的哈薩克斯坦沒有我想象的那么落后,正有如所有被鐵幕籠罩過的地方一樣,每條生命都粗礪而頑強的生長著。
-
游客 gelsomina 12/26 23:46第一次看哈薩克斯坦的電影,關注底層社會,在他們身上永遠不缺乏故事。電影不浮躁,卻有股淡淡的英雄主義氣息,斯佐在自己心中那份理想的未的驅使下,顯得冷靜而豪邁,已經超越了15歲的那種青澀之感,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醫生會診斷患有精神病,而這種青春期的青澀卻又在女主的面前顯得格外明顯。也許正是因為斯佐這樣愛憎分明的個性,才對女主的前男友包郵同情,才對Sakura的失信痛下殺手,毫不猶豫,不得不說這個角色很有魅力,不在于顏值,個性足以征服觀眾。導演對演員情緒把控十分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讓我忽略掉那些劇情上的瑕疵。另外,有些地方寫實,有的地方卻又刻意放大,導演沒有對社會中存在的黑暗面,做過多的渲染,或許是哈薩克斯坦民風真實寫照,但是這也成了電影詬病的地方,沒有讓生活上升到另一個高度。總之,瑕不掩瑜,因為心存未來!
-
游客 傑 克 12/23 02:00有股濃濃的利路修味的喜歡熟女(咳咳)的被診斷為精神病的男主在里海沿岸的荒蕪小鎮靠攛掇人參加拳擊賽賺錢成為熟女的男人 又被利用走上搶劫殺人的道路。 一些pov鏡頭實在是太搞笑了ww有那么點新世紀初的游戲感。而看病的醫生則一直忙著給自己量血壓和測體溫XD 作為段落標點的高角俯拍大全景和橫版平行構圖的地平線。 叔叔偷的不通電的輸電線和邊緣地帶的公車站略帶諷刺地勾畫出了蘇聯時代基礎設施在解體后中亞的命運。整體感覺和后蘇聯的俄羅斯電影套路與美學都很像
-
游客 Aomame 12/22 22:40拍出了真正的突厥人的氣質,如此殘酷,如此溫柔
-
游客 糖朵(.ω.) 12/22 00:513.5.太淡。同樣出自Sergey Bodrov和Gulshat Omarova,“黑幫的女兒不許哭”又太濃。
-
游客 ?盧大仙 12/22 00:31撇開語言和民族風情,這樣的片可以說是放之四海皆準,一樣的青春萌動,一樣的成長苦痛,一樣的對外面世界的渴望。有種質樸的美感,最后拿著花束的女士和帶著游泳鏡的小孩,是甜甜的小歡喜小幸福~
-
游客 LANCY 12/20 11:14“傻”小子一點不傻。打劫好像任逍遙。外景寬闊,喜歡。評審團大獎。
-
游客 joydym 12/20 06:29影片的敘事手法很平實流??,卻不讓人感覺枯燥乏味,用鏡頭語言靜靜地講述青春與愛情的故事!
-
游客 Peter/Pierre 12/18 23:54我來稍微概括一下好吧。男主角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跟自己老媽的情夫一起,組織別人打黑拳,有個人被打死了叫男主幫帶錢給自己老婆。然后男主轉眼帶著一臉若無其事的微笑的說出了“他被殺死了”。 再然后,男主把那個女的給上了(沒錯就是這么快) 后來老媽的情夫被黑幫找事要還錢,給了男主一把槍叫他去搶錢騙他事成之后五五分成。等到事成情夫翻臉了,男主又一臉若無其事的,拿槍打死了那個情夫。男主呢,除了“他被殺死了”這句話,基本全程面癱,話也少的不行。然后這么多違法的事情加在一起,男主只被判六年,甚至趕上特赦提前出獄。出獄的時候,那個老公死了沒多久就跟男主搞上的女人,居然苦等了男主三年哦。嚯嚯我都要感動死了。 這到底哪里常見,哪里青春了啊!這要是常見的青春軌跡,這個世界要完蛋了好嗎!求求你們,救救孩子吧!
-
游客 木仁 12/18 08:14粗糲又讓人困惑的成人世界在這位窮苦的躍躍欲試的懵懂的被判定有問題的少年的眼前鋪展開來,充滿靈氣的片子。
-
游客 隱瞳 12/17 14:17蘋果的滋味
-
游客 skinmap 12/16 14:38片子雖小,但容量不小,導演奧瑪洛瓦的處女作,竟然這般從容沉著。她摒棄了外在的奢華、風景和道德,把鏡頭直接對準人的骨頭來拍,拍出了人存在的邊際狀態,正常/非正常,聰明/傻子,好人/壞人,斯佐的行動線是清晰的,他把自己深刻地寫在愛他的人心上。 補標
-
游客 Ricksparkle 12/16 00:56好奇特的感覺——哈薩克的生活狀態與精神分裂的主人公。
-
游客 西米糖糖 12/12 05:50難得看到了好電影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