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miasumeng 01/01 02:18朱麗葉塔和馬塞洛在這部電影里的合作意義非凡,也只有他們兩個能跟著費里尼一起謝幕。
-
游客 Skadi 12/31 15:28還是挺唏噓的。不過我感受的重點還是在對電視的各種諷刺上,流量至上,可食用內褲太搞了。
-
游客 尊稱大爺 12/30 21:35“沒有屁股的女人就像沒有繩子的山地兵” “人類的祖先果然是猴子,只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因為那個純粹的大自然已經不存在了。” “你是不是忘了你最重要的勛章:胸括約肌章。” 朱麗葉塔·馬西納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 費德里科·費里尼 2021.8.16
-
游客 pchwl1 12/29 06:40原來踢踏舞是非洲黑奴的摩斯密碼,哈哈哈。【資料館·費里尼百年誕辰修復影展】(有個傻缺一直不停拍照真是煞風景)
-
游客 成城 12/28 13:05從頭到尾都是費費對自己最愛的"馬戲團"的懷念和致敬,結尾就像費費最后幾部作品一樣,有著對時代更替的傷感也有對電視時代的憂慮。馬斯楚安尼這個費費在熒幕上的自己這回的造型完全就是參照費費本人嘛!!這么一想,費費讓兩位自己的繆斯在老了之后才合作也是在映射自己和朱麗葉塔啊,兩人一起和舊時代告別,一起朝著未知的明天尋找夢????????
-
游客 illyasuiel 12/28 07:14彷佛《大路》在三十年后的回響:人物其實并不顯出疲態,只是變得越發敏感地自知,同時卻完全沒有丟失費里尼電影一如既往的天真,有不滿和無奈卻但沒有陷入犬儒的虛無之中,非常奇怪的平衡。全程揪著心在看,片終之后惆悵滿懷,顯然對于一個無力再做夢的人,告別的火車仍然是他的宿命。#HFA費里尼大展#
-
游客 艾可兒 12/27 10:09在資料館看的,也是個人第一次看費里尼的彩色電影。絕對的五星,大師教科書級別的場面調度、視覺設計。還有許多文青梗,蜻蜓點水調侃伍迪艾倫、卡夫卡、普魯斯特甚至還有《卡拉馬佐夫兄弟》里的教士符號。茱莉艾塔被討錢那段的懸疑氣息是《浪蕩兒》劇作家的彩蛋。名兒叫《舞國》,但舞蹈只是影片的一個表現手段,更多的主題在媒介自反或者是時代新舊的更迭。大師展現的是電視文化作為時代潮流奔涌,痛恨的電視媒體(快餐文化)將傳統藝術裹挾、低俗化(舞蹈藝術作為秀場)(PS:反復出現的肉體符號)。看的時候雖然笑聲不斷,但是到后半段真的很傷心,大師已經走上人生倒計時了。結局收的干脆利落,舞臺搭檔曖昧也曲終人散。屬于大師的那個時代已然漸漸落幕。
-
游客 YeeJung 12/22 01:04看了兩部Straub/Huillet看得我實在不行了,過于janséniste的氣場需要一部意大利片子來沖走…于是來看了這部費里尼。懷舊情懷有點過,對新事物無論是電視、廣告還是年輕人的種種光怪陸離,都有一種稍微過于高高在上過于嘮叨的視角因而缺乏了細膩。但怎么辦呢,就還是能被這種懷舊打動到。80年代的羅馬已經滿是垃圾和荒誕的廣告牌,但那個一眾摩托車夜間云集轟鳴的場景還是讓人想起《羅馬風情畫》,而大霧的背景仿佛就是從《阿瑪柯德》里的羅馬涅搬來的。晚會一開始主持人出場,竟然是Franco Fabrizi,那個掩蓋皺紋的濃妝、那個老成圓滑的姿態,跟年輕時演帥氣配角的他判若兩人。等到兩位老年馬老師又在臺上起舞的時候,誰不會被感動!腦中一下浮現出《白夜》里馬斯楚安尼笨拙又努力的舞姿,《大路》里馬西納楚楚動人的大眼睛……唉,都還是要退場的啊。
-
游客 專業影評818 12/21 22:03無聊。多一星給這兩位可愛的人。
-
游客 小千~Angela 12/21 16:50差點看到一半放棄,雖然節奏慢,其他人物的戲份多,但還是覺出了諷刺,以及年華老去氣質和情感沒有褪去的欣然。有好多情節都是人物龐雜而喧囂的,比如不同演出者剛剛抵達酒店與電視臺,比如演出前的候場,大家的交談,反諷與鏡頭的延伸……但熱鬧中卻更凸顯簡達的安靜與篤定,還有演出期間忽然停電,黑暗中反而更能袒露心扉,卸下偽裝。燈光再次亮起,不論演出效果如何,不論是否結局又是車站的分別,至少年輕過,惦念過。
-
游客 凌鹿Amy 12/18 14:27費里尼影展期間一口氣狂刷19部費里尼外加一部別人拍的費里尼紀錄片 從賣藝春秋甜蜜的生活一直看到舞國 眼睜睜看著費里尼馬西娜馬斯楚安尼從風華正茂瞬間變成老態龍鐘 馬西娜和馬斯楚安尼重逢和離別的幾場戲看得人老淚縱橫 揮手作別的是老友是光輝歲月是逝去的時代 費里尼對流行文化嗤之以鼻 遍地垃圾、年輕人永遠在嚼口香糖 眼神空洞卻狂熱 鬼哭狼嚎的電子樂 膚淺低俗的電視文化 愚昧而邪惡的廣告和消費主義 不能說我們今天正在變得更好還是更差 至少我們能認識到我們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里 那就是在垃圾堆里種花的時代 總有人說費里尼不關心外面的世界 活在自己的造夢生活里 事實上費里尼每一部電影都在洞悉人性 針砭時弊 他以天馬行空的“主觀真實”為表 精神繼承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關注普羅大眾呈現當下的主題 @中國電影資料館
-
游客 吹不散的風 12/17 23:08費德里科·費里尼長片補完,瑪茜娜與馬斯楚安尼僅有一次的銀幕共演,其傷感程度遠甚于遺作。1.影片講述了兩位四十年沒有合作的巡回舞者,在某個知名電視節目的邀請下再度聚首獻藝的故事,以一場近乎滑稽的舞臺表演緬懷昔日輝煌的電影舊夢,并嘲諷了當下愚昧低俗、娛樂至死的電視快餐文化(拍攝時間距離影片里致敬的羅杰斯/阿斯泰爾最后共演&費里尼的導演生涯也都接近四十年)。2.常規線性敘事;依然是熟識的費氏馬戲團狂歡,但除去簡潔的動人結尾,整體觀感是冗長而乏味的。|“人類的祖先果然是猴子,只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因為那個純粹的大自然已經不復存在”。3.眼花繚亂的人生節目終將迎來謝幕,在那滾滾前行的時代車輪之下化為一團煙霧。4.愛馬斯楚安尼,愛瑪茜娜,更愛費里尼。“我想,我們沒有機會再一起跳舞了”。
-
游客 Iamsodamngood 12/15 21:17對電視娛樂不屑一顧的猛烈抨擊。2020年觀看別有意思,正當電影走向通俗娛樂永無止境的翻拍前傳續集外傳,電視偏正經起來原創遍地開花。羅馬依然是個叢林,清潔城市標語下是遍地垃圾,庸俗空洞只著重官感刺激的廣告舉目皆是,傳統藝術的賣點只能夠以歲月之長久作賣點,觀眾只在乎老人還能跳舞多於藝術本身,還要用假髮遮掩你的老態。年老是罪不可蔽見,價值也只剩下額上的皺紋去提示別人世界觀已轉變靠技巧靠腦袋不如靠碩大胸脯顫動胸肌去印證才華存在。
-
游客 zhenzi9019 12/14 16:12#費里尼百年誕辰放映.資料館留影#4K修復版,彩色畫質感人,堪稱晚年Fellini的返璞歸真之作,一出荒誕滑稽如馬戲團表演的意式“春晚”,Fellini電影譜系中兩位絕對男女主角Marcello Mastroianni與Giulietta Masina 閃亮登場(二位唯一一次合作?OMG),舉重若輕深情演繹《金色池塘》般的夕陽戀情,平淡而動人心弦,兼懷年華老去慨嘆往昔不再(以戲謔夸張的手法)。順帶Fellini還不忘揶揄調侃一下1980s的意大利社會現實(全民電視依賴癥,電視節目強行煽情&廣告植入,過度商業化包裝等),臺前幕后戲劇化對比的創作手法亦為后來人所借鑒一二。ps,意大利配樂大師Nicola Piovani(曾為《美麗人生》譜曲)為本片所作配樂非常經典無限循環,贊。
-
游客 咕嚕咕嚕0O 12/14 00:39“賣藝黃昏”,費電影風格定式決定了不可能跳脫出既有的馬戲色彩,無論舞臺或幕后,肢體語言所傳達的細節不足以支撐花哨的時代背景,老去緬懷的致敬不僅Ginger & Fred,還有“電視化”的通俗劇情…若說和電視有什么區別的話,或許大熒幕中看電視舞臺效果會有更好的體驗,但在如今的屏幕尺寸下,只剩耀眼的色彩了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