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影片評分:
      • 很差
      • 較差
      • 還行
      • 推薦
      • 力薦
      還行

      心痕如詩

      同類型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同主演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HD
      • HD中字

      劇情介紹

      • 改編自羅馬尼亞猶太詩人馬克斯·布雷徹的同名自傳小說,講述了詩人患有脊柱結核的故事。在他人生輝煌美麗的階段,他被打上石膏,住進沿海醫院接受治療。一段如煙花般短暫而熾熱的愛情,已是詩人生命的最后十年,但他即使臥病在床,仍繼續寫作出版,將日常的憂郁和病痛化為美麗的文字,寓意的存在。電影《心痕如詩》是一部于2016年上映的劇情片,由拉杜·裘德執導,M.·布萊徹和拉杜·裘德編劇,相關演員包括謝爾班·帕夫魯、亞歷克斯·博格丹和加布里埃爾。斯帕索、伊萬娜·姆拉德諾維奇、亞歷山德魯·波爾托西翁、伊林卡·哈特納、索菲亞·尼古拉斯庫、達米安·維克多·奧安西亞、達納·沃伊庫、達納·馬里內奇、卡塔林·安奇丁、亞歷山德魯·達比加、米哈伊·科馬羅尤、博格丹·科特利、馬呂斯·達米安、科斯明·索夫龍、愛德華·謝爾蘭、薩拉·索拉基迪斯、拉里薩·克倫蒂亞諾, , 阿迪娜·克里斯泰斯庫。其中亞歷克斯·博格丹飾演帕西恩,達米安·維克多·奧安西亞飾演牧師,達納·沃庫飾演貝拉·B.夫人,達納·馬里內奇飾演被治愈的年輕女子,馬呂斯·達米安飾演內魯,薩拉·索拉基迪斯飾演“護士伊娃”。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分。

        終將消散的愛情與終將逝去的生命
        “我們的愛情終究會走到盡頭!”面對男主的求婚,女主先是回避,后又談起,然后將婚姻比作監獄最后,面朝大海沉思良久后,她歇斯底里地對著男主大喊對此英雄的回答是:“我們也將永遠滅亡”《受傷的心》是羅馬尼亞導演拉杜·裘德(曾憑借《喝彩》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6年的作品,改編自羅馬尼亞詩人馬克斯·布拉的同名自傳小說講述了詩人患病的故事

        劇照


        住院后生命的最后幾年。

        它像《紅樓夢》一樣復雜,充滿了日常生活的片段,卻沒有單一的戲劇性敘事線索,所以它的情節不僅很難勾勒出來,而且意義不大我們單獨來說一下它的主題正如影片一開始就以字幕卡的形式告訴我們的那樣,這是一部關于消失和人類死亡的電影——“當我試圖重構過去的每一個時刻,無論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時刻,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短暫,以及我們所謂的‘生存’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詩人住院時還很年輕雖然他滿懷康復的希望,但從電影一開始,甚至一直到他生命中的每時每刻,死亡和虛無都悄然侵入了他的身體你經歷過的每一個地方影片以詩人的死亡結束,但這個結局無關緊要,因為死亡并不屬于他一個人這就是我們每個人以及所有有機生命的處境那么關鍵到關鍵,怎么辦呢?如果愛情最終結束(早在我們死之前),我們還想墜入愛河嗎?如果我們的生命最終消失,我們還需要生活嗎?換句話說,我們有什么理由要幸福地生活呢?如果我們把愛和生命理解為一種狀態,愛的狀態與無愛的狀態相對,生命的狀態與死亡的狀態相對,那么我們必然會遇到這種狀態停止的那一刻,我們就會不可避免地失去了愛情與生活的聯系重要性但實際上,愛和生命根本不是某種狀態,而是某種運動愛的正確名稱應該是“愛”、“持續愛”愛不會像真實的東西一樣凝固成一種狀態,它總是處于不知從何而來的過程中在愛情中,愛每一分每一秒都從我們的身體里溢出,投射到愛的對象身上而這份愛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個新的生命所以,愛情無所謂結束與否,因為它從始至終都不存在我們自己創造了愛,而這個創造的“東西”根本無法持久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不斷創造同樣,活著也不是一種狀態生活的正確名稱是“生活”、“那樣生活”我們的生命并不鎖在我們的身體里,而是鎖在我們與外界的每一個聯系中生命在與外界的聯系中一次又一次地蓬勃發展如果我們切斷與外界的聯系(我們不能),我們就根本沒有生命既然生命從未存在過,我們怎么能談論它的死亡呢?但即使我們對生命有這樣的解釋,我們仍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即生命的意義是什么?難道我們仍然沒有任何感覺嗎?附近我們談論做某事的目的;但在遠處,在遙遠的未來,我們卻看不到目的的蹤跡問題是什么?問題出在我們對世界做出的一個假設:世界是存在的,或者是存在著某種不與外界接觸就可以存在、可以自由決定是否做某事、可以為他人做某事的東西設定一個這樣做的目的,這就是這樣做的原因但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東西(或者說我們沒有理由得出這樣的結論),存在的只是聯系,不是某物與某物之間的聯系,而是聯系本身首先存在聯系,然后我們用遲鈍的感官發明這些有聯系的事物此外,這些事物如何出現完全取決于與它們相關的聯系類型而且,即使面對同樣的連接,也可能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子簡而言之,什么都不存在,因此沒有原因或目的那些相信世界什么都不是的人的問題在于,他們把上帝從世界上消滅了(上帝是世界存在的原因和目的),但仍然保留了上帝的地位在他們固執的心中,堅信這個世界的存在應該有特定的理由和目的現在他們意識到原因和目的并不存在,這個世界是一個不值得生活的世界但這是不合邏輯的推理缺乏原因和目的并不能推斷出這個世界是否值得生活的問題的答案換句話說,它并不意味著生命因此毫無意義意義仍然存在,但不在原因和目的中,而是在其他地方

        劇照


        意義存在于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聯系和我們的創造中。

        當我們創造愛時,我們創造的只是意義本身換句話說,我們不僅創造愛,還共同創造愛的意義愛不是抽象的,它可以給我們一種強烈而豐富的感覺,這是一種價值的感覺當我們說“這就是愛!”時,我們肯定了一種價值并進行了評估愛的意義在于愛的過程,它永遠不能被抽離出來并置于愛的行為之外同樣,生活亦如此生命的價值是在我們的生命活動中創造和感受的我們如此充滿活力并肯定自己的生活我們肯定生活中不同的情感,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因為它們都是一種價值感我們肯定現實,也肯定虛無這里的真實和虛無不能被視為世界的本質,而只能被視為一種價值感與我們所有其他感覺相比,現實和虛無的感覺并不具有天生的優先性和基礎性它們只是所有這些感受的一部分,讓我們的生活體驗更加豐富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擔心死亡;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害怕虛無正是這一切,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精彩和品質

        劇照


        因此,即使時光流逝,萬物消亡,我們仍不足以貶低生命的價值。

        相反,它們使生活變得豐富過去、現在和未來并不是束縛我們的現有事實或框架,而是我們創造的感受時間的手段在量子力學中,時間本身并不存在相反,只要它與其他粒子有關系,它就會像其他粒子一樣存在當關系發生時,時間、空間和物質就會崩潰我們常常以悲傷、悲傷的心情對待過去,但過去并不是過去,它永遠就在當下當過去仍然存在時,它不會讓我們悲傷;相反,它常常讓我們感到厭惡在過去和現在的比較中,我們看到的只是兩個不同的現在時刻那么我們為什么悲傷呢?因為悲傷是過去的本質當我們從現在的時刻回顧過去的時刻時,這個本質是我們自己創造的過去并不存在于過去,它總是在我們的事后看來我們在現在、在現在的閃回中擁有過去
      查看完整視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