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mk2e 01/02 12:563.0 糕糕支持澳洲本土獨立電影
-
游客 Grazie 12/30 12:56自然之子的靈性,被馴化后泯然眾人矣……每次麥浪的鏡頭后,故事就推進一層,廣袤大地上,人們一代代被灌輸著克己的理念,堅韌地活著,卻在敬畏中壓抑。最后的開放結局,亂發已被整齊地梳成大人模樣。
-
游客 雨宇欲語 12/30 05:36悉尼電影節2023開幕式電影,小男孩們都在現場,真人都看上去好小。導演的第三部電影,明顯預算越來越多啦,攝影上了非常多功夫。雖然肯定很多人都是奔著大魔王去的吧,感覺都是沒有她或者沒有某個有名白人演員票房號召力應該很難上去,導演和觀眾可能都有同一種想法。前半段你以為是散發著圣母光環的修女快樂帶娃,當然到后面就明白了,借由宗教而開始的殖民,受洗的那一刻便帶走了屬于自己的神靈。“歸順教育”完畢方可踏入所謂“文明社會”任何文化宗教背景與白色西方殖民主義的對抗都是難上加難,identity的保留成了一種挑戰。
-
游客 禁代布丁 12/22 15:32老影迷閱片打卡~(照例貼幾張截圖)。。。這大概就是:“西方文明”感化了“愚昧”的原住民,講英語的白人都是這么“偉大”啊,包括但不限于美、加、土澳,種族滅絕一定是抹黑它們的謠言,呵呵呵
-
游客 小白一枚 12/22 07:50原住民被「文明」馴化的故事?設定有意思,但總還是有一絲奇觀的味道。中間情節來來回回把我看困了。
-
游客 妖小木 12/19 14:11一些用力欣賞。就是感覺大魔王這個卡司不是很合適,她長得不像說“Don't"的人,而是“let's see what you got"。
-
游客 道路都光明 12/16 22:16樸素的表現形式,為了理念而創作的電影。如果這部電影拍攝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完全可以被拍攝于那個年代),德勒茲巴迪歐那一代人應該會很喜歡這部電影吧,或許甚至被他們推崇至極。桑頓電影的常用元素十分趨同,不會說話的原住民、他的文明化、以及他和the white間的動態抗爭。這種理念的表現本身就簡單但足夠動人,從賽門和黛利拉開始就如此。賽門關注的是文明的表象,新男孩關注的就是文明的寓言,這么說來桑頓也一直在學習、進步,希望他今后也如此。
-
游客 吳藥師 12/15 00:06#TIFF2023#沒有想到今年第一場給了一出orchestrated colonial fable,也沒想到耶穌才是所謂新男孩。起初被視作野獸的原住民孩子,成為了在這片澳大利亞荒野教堂中的“新神”,又在某個時刻化身摧毀偶像崇拜的異端。盡管影像藝術上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全片對于宗教與殖民,自然與人性等主題對立卻處理的壓抑且模糊,而最終的洗禮所代表的壓迫與傷害也因此失去了某種沖擊。Cate Blanchett對于此類表演當然得心應手,但角色的心路歷程還不如Cate and the flies on her face 更讓人印象深刻。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