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Highway 12/31 10:09電影-戲劇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
游客 3y 12/31 05:051.錫蘭又一部重對話與思辨的散文詩電影,敘事中的關鍵事件盡數留白,人物所處的環境及自然風光亦被突出,尤其烘托出了文青主人公的孤獨疏離與桀驁不馴。2.青春片中無根的叛逆及鄉土片里對故鄉的厭恨與逃離等經典的母題被錫蘭拍得十分生活化,情真意切,頗有自傳性色彩。3.幾處恍惚中的夢境為影片添上了一抹超現實觸感:在特洛伊木馬中的無處可逃,父親與嬰孩臉上的螞蟻,井中上吊般的作別。4.與伊瑪目三人關于信仰與道德的對談(大遠景與清晰的話語聲)&同知名作家的舌戰,占用了影片近40分鐘時間,充滿思想的火花,雖無果但有益。5.錫蘭的電影依舊隱隱浸染著老塔與安東尼奧尼之味,而本片的幾處場景又令我兀自念及安哲羅普洛斯,一如那霧中風景,一如那井中飛雪。(8.8/10)
-
游客 ¨無語凝咽、 12/22 09:312.5 / 仿佛浪費三小時看了部青春家庭成長情節劇,還鄉敘事下大寫的矛盾+煽情+人生哲理,幾乎每一個段落都擰巴抓馬又非常粘稠地攪在一起,真的是再多片長和臺詞都無法掩蓋的單薄啊。事實證明沉溺于自我剖析和自我沉溺本身并無太大不同。現在非常疑惑當初到底是怎么給《冬眠》五星的?
-
游客 吃飯慢有福氣 12/20 19:32好棒,拍得一如既往的沉穩,張弛有度控制力十足,劇情密度大卻不急躁,像娓娓而來的散文詩,攝影油畫似的,每個場景都相當迷人,有很清澈舒適、拂面而來的空氣感,人物呼之欲出,暖黃主色調靜心養眼,地理空間、鏡頭景深、人物情緒是一體的,一個業余作家回鄉的種種機遇,有條不紊,一切點到為止卻興味盎然,喜歡。
-
游客 高個子霍比特人 12/20 16:04他談吐不凡,他能讓你窒息。當其他人都在討論錢,在攀比炫耀時,他在談泥土和羔羊的氣息,還有田野的顏色。
-
游客 辰七 12/20 08:09@小西天。中學初戀嫁人前一吻咬嘴唇,父親錢包里夾著兒子的新聞剪報這都什么故事會爛俗橋段。文青困境這種古老主題,沒新東西就別拍三個小時,更別拍話癆片。大量臺詞是文學性對電影語言的驅逐,話癆片的趣味是尬聊本身創造的,喧賓奪主以后臺詞得成為一場探索和冒險才行。而《野梨樹》里所有的冗長對話居然都是功能性的。角色一開口,觀眾就知道這場是要教做人,那場是要達成和解。比如跟市長推薦的那位領導的對話有什么拍的必要?直接一個男主悻悻走出來的鏡頭不夠?關于文學和信仰的對話都是陳舊觀點,看點大概在他們什么時候吵起來。黑線。也就風景空鏡和幾場夢境能看。
-
游客 子明 12/16 23:399.0 錫蘭最佳,數次落淚。這是一個有關于失意的孩子的故事,學成而歸的小鎮青年sinan厭惡著一事無成,欠錢不還的父親,追逐自己的作家夢,質疑著作為權威的作家和宗教,他就像一個理想主義者激進地對抗著這個現實的殘酷世界。一切毋庸置疑的失敗了。費勁苦心撰寫發行的新書無人問津,飽受嘲諷的父親卻是唯一支持他讀完全書的人,而那位知名的作家依舊暢銷......那個理想主義的sinan自殺了,他回到了現實,與父親一起挖掘著那個不出水的井,反抗著這個失語的社會。這是錫蘭創作中第二次重要的轉折點,強調語言和對話的同時去除符號化的意向,以掙扎與夢境揭露著青年人的困境,何其傷悲。我們都像是sinan,被困在了那個特洛伊木馬中無處脫身,任由社會擺布著自己。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