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向陽而生 12/31 06:14每個導演一生都在拍一部電影, 文德斯的每部電影都是一段奇妙憂傷,沒有終點的旅程
-
游客 -..- 12/28 16:132023SZ線下授權放映。終于把文德斯這部長達五小時的公路大頭看了。設定于復古科技概念下,千禧年前的末日,一場地球盡頭的公路之旅。末日效應-“核衛星”作為宏大時代影響的投射,它并未成為核心主題,但或多或少都成為萬眾個體心中陰影。而在時代末日的加持影響下,個體的存在意義容易陷入空洞,最終發酵成直到世界盡頭公路歷程的驅動力。尼斯-巴黎-柏林-里斯本-莫斯科-北京-東京-舊金山-澳洲荒原,文德斯在這次公路片中毫無保留地貫徹盡頭,人物個體的旅途跨度如此廣,真是讓我過足公路片的癮!但在這文德斯所謂集大成的公路片中,文德斯偏愛的“離開”意象們,那些公路與旅程的空鏡,還是他的風格,卻不再如他那些前作一樣擁有強烈的疏離與孤獨。本片的核心文本,也是一度轉折,最后導向虛無影像之癮。
-
游客 火星 12/26 15:43干嗎非整個科幻題材?更本就沒玩轉過來!
-
游客 深海鱈魚派 12/24 20:01最可怕的不是突然看懂了一部電影,而是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著戲中人就像在看著自己的悲傷不堪瘋狂和最私隱的情緒,被無限放大抽離撕裂,固然美也是疤。在這部充滿著“垮掉的一代”氣質的公路電影中,誰還不是那個為了一瞬間的心動拋下一切一路追隨愛人遠走高飛的克萊爾,誰還不是那個在當下末日情緒中迷茫錯失方向的可憐人,誰還不是那個最后沉迷于夢境不愿面對現實不愿醒來的自我催眠者。人類最后一定會終結于自我毀滅,而在這之前。放手愛,回歸山野,打破清規戒律,肆意做夢,放聲痛哭,就是毀滅前最后的狂歡吧。
-
游客 Karl 12/24 12:501.文德斯集大成之作,可與[柏林蒼穹下][咫尺天涯][德州巴黎][美國朋友]相提并論。2.長達4.5小時的末世科幻公路片,恍若一場無盡的旅程,從尼斯到柏林,從莫斯科到北京(陳凱歌協助拍攝),從東京到舊金山,及至澳洲空麗荒野中的原始部落(原始vs未來科技),犯罪公路片也成了詭異迷離的夢境啟示錄。3.色彩運用幀幀迷人,原聲配樂曲曲動人。4.攝影、圖像與夢境作為母題:可視電話+粗糲失真的DV+迷幻曖昧的夢境圖景,對沉淪、迷失于黑夜之夢與圖像序列的警世恒言——“太初有道(言),末世唯有圖像”。5.以山姆·尼爾旁白貫穿首尾,還有他永遠在打字或彈鋼琴的身影,以文字/文本與音樂來對抗圖片/影像。6.文德斯的電影中,大都市與大自然的二元對立頭一回如此昭彰可見,而他最愛的“地平線上的曙光/晚霞”圖景亦不斷復現。7.“科學里總有明天。”(9.5/10)
-
游客 想和俊凱去結芬 12/15 10:22It's 1999. The government will kill for his invention. One woman will do anything for his love. Together they share an adventure that circles the globe - And invades the mind.
-
游客 Z-Pan 12/14 07:554.6個小時,又愛又恨。三個部分吧,第一部公路片式的精疲力盡,也是我看得最精疲力盡的部分。然后漸入佳境,愈加迷幻,第二部多少有些賽博朋克的意味。第三部分進入到了烏托邦般的末日敘事,充滿著對未來圖像世界的憂思,結尾太暖了。學文德斯的話,文德斯在這部作品中展現了他崇高的耐心。
-
游客 Rainson 12/14 04:08想象力這么貧乏就不要拍什么科幻片了嘛。還這么長,浪費觀眾的時間。
-
游客 drown 12/13 10:38結尾的半個多小時吊打前面四個小時……這才是華彩好嘛。都很好,但還是差點什么才能達到高潮,可能是中間部分沒掌握好節奏,有點冗長了。另外開頭公路上的那首歌是什么??找遍全網都沒有,蹲一下,就這樣吧,文德斯音樂品味是真高。
-
游客 當花椒遇上電影 12/12 22:03每個人都在隨愛漂泊,在愛的人身上找尋自己。直到緣盡人散,留下一路的漂泊,倒是這樣殘缺的自己更接近完整。-Director's cut@HFA.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