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老佛爺 01/01 05:12沒必要拍成紀錄片而已 素材不夠就換個形式 別硬湊
-
游客 Eccentric 12/30 17:36It's tearing me apart.
-
游客 辛健 12/29 15:11Netflix,3.5分。從開頭最具拍攝難度的“翔龍”段落就明白,其實這是一個遲到的或最終公開的悼詞,言說的能量很明顯來自殷昱國的母親和羅馬尼亞體制內文化工作者(或許還有他們所引述殷自己公開的創作和narrative)。他們對一顆流星(對羅馬尼亞、他的父母都同樣深刻又恍惚)觀瞻、稱頌又傷感,流星的某種不容拒絕的姿態(或uninvited-ness)在所有人的“證詞”里留下了痕跡同時也被浪漫化了,這與評論里他同學的糟糕回憶其實是聽不讓人意外的一體兩面。我覺得是保持對書寫本身的敏感,但也不需要對明顯的文體追問全面真實;幸虧是羅馬尼亞,否則他可能被扣什么帽子呢,或許羅馬尼亞、為他折服忍不住稱頌的人也無法讓他幸免。
-
游客 ¨無語凝咽、 12/28 00:55多么純粹的熱愛,多么熱忱的追夢,生而為人,就應該如此啊;少年的結局令人惋惜,好在旅程結束以前他已身處夢境,算是些許安慰了。
-
游客 溫稚生 12/27 09:48看到少年實現自己的夢想真是太開心了。他父母真的很了不起。
-
游客 ltltter 12/27 01:28喀爾巴阡山脈上游動的龍
-
游客 喵小姐 12/26 01:43浪漫又悲壯的自由
-
游客 蛋餅baby 12/25 07:32死于文學的少年,自由的狀態。埃米內斯庫《金星》:你們生活在狹隘的人世上/任憑命運的擺布/而我在我的世界里/感到永生不滅和凄涼。
-
游客 萊昂 12/25 01:16這也能拍成片…… 送去富士康進廠80天對他幫助更大
-
游客 一撇 12/24 17:11Freiheit
-
游客 hxdlb 12/21 18:07就不打分了。應該有很多人在少年時期有過各種瘋狂的想法,卻在自己長大后付之一笑并稱其為青春期的“中二病”,轉而成為一個正正常常的大人。羅馬尼亞的體量在世界上太小了,小到大部分人根本不會注意到這個國家,雖然不贊同他的一些觀念和做法,但我欣賞他對這樣一個國家文化的虔誠,羨慕他想做就去做的勇氣與意志。至于他的選擇,旁人尊重,敬佩也好,不理解,嘲笑也罷,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也只能淺淺表達對一個年輕生命離去的惋惜。
-
游客 _mialiuuuuuu 12/20 01:35其實特別想相信一種可能,叫作“轉生”; 特別不想相信但愈發覺得的一種可能,叫做“宿命”。 那么,很多形而下的天花板似乎就有了一個洞,瞄過去就可以看到自己無限斑斕可能的人生。 詩,大概才是人類蒙昧的奇點和超脫的喪鐘。
-
游客 星光銅劍 12/17 03:15夢沒開始就結束了。怎么他爸媽說話像詩朗誦一樣?透著一種天朝人非常熟悉的假模假樣。
-
游客 HTK 12/14 09:49看了GQ特稿后找了這部來看,真是一個又讓人心碎又無比美好的故事:為了邊緣愛好,去往邊緣國度,沉浸在純精神性的追求里直至付出生命。而那篇特稿展現了更豐富的內容:他從小就與周邊格格不入,他的性向也屬于少數派,他父母給予了他足夠的包容和理解。短短十六年的人生,結局是不幸的,但整個過程中充滿了常人想象不到的愛和幸福。
-
游客 蘿莉與御姐 12/13 15:05這像是一部命題作文紀錄片。和其他人的感受格格不入,我從片中數人的敘述里塑造出了一個我難以接近的形象:表演性的人格,自負,充滿能量,有極強的行動力,同時堅定不移的向其他人散發熱情。同時他生命戛然而止的方式也讓人覺得像一個泄了氣的氣球:他因為自己的魯莽而遇難。他的形象是和世界人心中東亞人的形象不符的,可能因此大家會感受到一種異樣的激勵,一種為夢想前進的動力。但是我很難從這部片子里找到任何屬于自己的感動,只有一種聽了一個壞故事的,虛無縹緲的難受。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