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影片評分:
      • 很差
      • 較差
      • 還行
      • 推薦
      • 力薦
      還行

      昨日之花

      同類型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同主演

      • 1080P
      • HD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劇情介紹

      • 《昨日之花》2016。該劇于 2010 年上映,由拉斯·艾丁格、阿德拉·哈內爾、揚-約瑟夫·利弗斯、漢娜·赫茲斯普隆、西格麗德·奧薩德斯·馬夸特、杰納布·加洛、羅爾夫·霍珀、比比安娜·澤勒、格雷迪·岡特和伊娃·勒鮑主演。由克里斯·克勞斯執導。影片講述了《昨日之花》從新的角度回顧歷史,講述了一個與二戰有關的愛情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德國大屠殺學者事業有成,但卻陷入了精神危機。原來,他的祖父是一名納粹戰犯。這段不為人知的家族史讓他內心痛苦不已。那時他遇到了一位熱情的猶太女孩,他們墜入愛河。而當女孩發現祖母殺死了書生的祖父時,她終于無法接受,兩個有情人遺憾地分手了。五年后,他們在街頭偶然再次相遇。這個女孩現在已經是一位母親了。回首往事,他們只能彼此祝福。 。豆瓣評分7分,人物關系復雜,劇情令人難忘。

        仇恨觀念下的和解有否可能?
        在仇恨的觀念下,和解可能嗎?電影《昨日之花》(Die Blumen von Stern 2016)以納粹大屠殺調查為背景,仇恨與和解的主題貫穿全片影片一開始男主角過于神經質的行為幾乎是毀滅性的當女主角提到“被動和解”的概念時,我們才意識到本片將要討論的核心問題:仇恨概念下和解可能嗎?我們常說,“恨”植根于人性,是人類的一種社會本能,是人類加強某種社會聯系所不可或缺的道德觀念和情感仇恨的觀念下還有可能“和解”嗎?我們不妨根據這部電影的具體劇情來稍微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顯然,仇恨并不對人類情感具有絕對的主導作用否則,人民就會被自己的仇恨所毀滅人們之所以延續至今,是因為人性中仍然存在著和解的需要就本片而言,女主角莎琪·林德奧有猶太血統,男主角托蒂拉·布魯門則來自納粹家庭莎慈的祖母在里加的煤氣車事件中喪生,而捏造這起事件的肇事者正是她祖母的同學——托蒂拉的祖父莎慈在了解家人的背景下,形成了嚴重的創傷性人格為此,她試圖通過將馬雷莎的“受害者與加害者理論”付諸實踐來尋求啟迪,但收效甚微:她無法認同其他德國男性實現“被動和解”并實現真正“超我”的做法就像系鈴鐺的人需要解開它一樣,被托蒂拉的才華所吸引,她終于來到德國尋找托蒂拉馬雷莎理論提供了一種和解的方式即使并不適用于所有人,只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意味著人性中除了“仇恨”之外,還存在著“和解”的渴望,無論是否反對暴力無論是加害者的后代還是受害者,創造“被動和解”至少是尋找自我、“超越自己的牢籠”的有效途徑

        劇照


        對于沙奇這樣的“猶太人”來說,“大屠殺受害者”等標簽顯然可以被視為“籠子”的一部分。

        劇照


        但是,當她與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的托蒂拉生下一個孩子時,誰會關心她以前的受害者的身份呢?這讓她有一種精神上自由的感覺。

        男主人公托蒂拉的一生是悲慘的本能地他看不起波蘭人,但他似乎有意識地讓自己變得不像德國人:易怒、不守時、嚼口香糖亂扔、好奇心強,以至于他成了同事眼中的精神障礙者然而,他從大屠殺幸存者魯賓斯坦夫人那里得到的卻是仇恨和敵意:除了傲慢的言語,還有人身攻擊;魯賓斯坦夫人想與別人分享她痛苦的回憶,但她不想和一個不了解痛苦的人說話,即使他對大屠殺做了很多研究,他也不是一個可靠的人,而且原因看似簡單,因為他的納粹家庭背景仇恨通常是基于某些道德要求即使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只要遵守這個道德要求,仇恨就會存在,和解就不容易盡管托蒂拉來自納粹家庭,但他研究了大屠殺并試圖彌補,但事情卻越來越糟原因是:他寫了他祖父的納粹行為,這可能導致他的兄弟被監禁,導致他被親戚認為是線人,甚至他的精神錯亂的母親不承認他是兒子,并一直談論他的兄弟談話姓名顯然,他受到家人的誤解,因為“背叛”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可恥的行為親人之間如此,但非親人之間、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之間,一旦在一定的倫理規則的控制下產生仇恨,就更難調和仇恨了

        劇照


        當沙西得知托蒂拉因為有識別猶太人的本能,不僅“舉報”了他的家人,還“舉報”了許多猶太人時,沙西無論如何也無法原諒他,盡管他們已經達成了“被動和解”,即使他解釋了這一點他還太年輕,無法辨別是非。

        她可以與加害者的后代和解,但仍然無法與直接加害者和解很明顯,她無法跨越道德規則的門檻因此,在這種仇恨觀念下,和解是不可能實現的最后,更吊詭的是,大屠殺幸存者魯賓斯坦夫人許諾要與能理解痛苦的人分享她痛苦的回憶,梅賽德斯卻輕而易舉地用一萬歐元買下了她發表演講那些當時不明原因被納粹仇恨的猶太人,現在有什么變化嗎?一旦有人認識到這一點:“沒有什么比把人類苦難商業化更可恥的了”,像魯賓斯坦夫人這樣的猶太人是否會再埋下仇恨的種子呢? (文/石版智華,2017年8月20日星期日)附:感謝FIX昆侖德語字幕團隊為本片提供中文字幕!
      查看完整視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