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巴黎草莓不煩惱 01/01 08:19靜水深流、逐步滲透式的劇作,胡歌、吳磊嘗試內斂化的表演,都比較在意料外。能感受到劉伽茵導演她那些克制的、心理內化的處理,在當下浮躁市場里有多難得。編劇/悼詞人,表面看是兩種職業,做不了前者,才做后者茍且維生。但世間萬物都是一體兩面的。聞善“闖入”別人的生活,傾聽他們的故事,編織出一段段珍貴的“人生總結”,最終慢慢對自我釋懷——他筆下的,是擁有另一種意義的編劇作品。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法迎來“第三幕高潮”,只能擁有“始終第二幕的人生”。在無法活出華彩時,接受自己,感受每個普通人的無奈,這何嘗不是一種清醒。至少在以自己為名的劇本里,每個人都可以是主角。
-
游客 豬頭 01/01 02:53胡歌和吳磊的身份容易讓人聯想到《道林·格雷的畫像》等鏡像化的作品。自己粉的演員果然是最優的
-
游客 碧潭飛雪 12/31 20:49有點像寂靜人生
-
游客 頭上長角 12/31 16:52題材很好很有意思,但沒有表達好。一次次說聞善是悼詞寫最好的,倒是給我看看他寫的悼詞啊。好不容易等到方阿姨的悼詞,念得賊快,而且寫的也不是方阿姨的故事,而是聞善的感悟,這怎么能體現聞善對每個人不同點的重視與刻畫。故事很多,但沒有好好挖掘,都淺寫一下,不如少放幾個故事。有些對話不太自然,生活煙火氣不足,感覺飄在空中。可能是之前的期待太高了吧。
-
游客 看不清 12/31 02:39除了胡,剩下的都很喜歡
-
游客 不死 12/30 23:27如坐針氈如芒刺背。自我感動,沒有幾句人話。 想模仿《入殮師》這種日劇日影,劇情臺詞各種不真實不現實。想拍文學電影又沒本事,強行通過直接的對話揭露人物內心。吳磊的存在簡直要尬死了。主角毫無人物弧光,深沉語調和氣聲,做作的走路方式,好像行尸走肉。胡歌很努力,像個努力的小學生,金爵獎本來就垃圾,給胡歌影帝更證明已經向流量低頭。原以為是小眾職業題材,到最后悼詞沒幾句。導演還沒有成功就開始拍自我陶醉的片了。影評人拿錢打高分還要不要臉了。
-
游客 Rapunzzz 12/28 12:47是不是和日本電影《入殮師》的構思有點神似
-
游客 一條鯨叫阿沐 12/26 23:52人設太過熟悉,微信里可能有八十幾個聞善。久仰劉老師,可是很困惑。作為性少數群體,確實很難書寫直男直女故事。但是難道忠于自我和職業不瞎編,就只能讓筆下的人物沒有性特征,沒有性取向,沒有性張力,沒有力比多,沒有攻擊性嗎?那這是不是不忠于現實?另,臺詞不夠口語化,這個問題有點兒低階。
-
游客 Wenders 12/26 16:41看著還挺有趣的,所以為什么沒去湊熱鬧啊
-
游客 哈雅西 12/26 02:54【5】好久沒在華語電影里看到這樣認真投入又高明的創作了,故事、結構乃至調度都是毫無疑問的高水準,將所見景象、語言、動作都作為共情體驗的方法。即便已經如此充沛,在一言一句里劉伽茵也能生發出對創作本體的思考,經由不斷地寫作,體悟并非過往的歷程被還原,而是實實在在的存在過,才真正稱得上不虛此行。
-
游客 第三女神 12/23 23:01導演其實關注了一個過程,傳達的是要做好眼下的事,就像電影中胡歌一開始對待自己寫悼詞這一工作時的態度是“做完一個才能接另一個”,很是摒棄急功近利。在一篇又一篇悼詞寫完后,感覺突然涌上來,屬于他的人生劇本也終于可以展開書寫。所以認真對待過程便是不虛此行。
-
游客 薄冰 12/17 12:05聽說胡歌憑借這部影片摘得25th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