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ロボすぐ寢る 12/26 23:41文藝青年約炮都是話嘮,三個半小時,日了狗。
-
游客 鎧 12/22 15:11“法式吸煙的特點就是吸煙為享樂增添了空虛的色彩” “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因為愛情而做愛,并且甘愿忍受日常生活的乏味”
-
游客 齁死啦 12/21 03:43太長了,太長了,三個人的晚餐,怎么吃也吃不完。不知不覺中,看了不少讓-皮埃爾·利奧德的作品,好有辨識度的一張臉。
-
游客 華霜滿地 12/20 21:481909 一萬部法國電影的影子:情情愛愛,倫理道德,自由個性,神神叨叨,仿佛無盡的、無邏輯的對話便能道盡萬千哲理一般。無趣。厭惡。
-
游客 烤蛤蟆 12/19 17:24能和林肯中心放同款,那怎么能不看,看了發現自己熟練使用的法語只有qu'est-ce que ?a veut dire這一句
-
游客 Sparks 12/18 16:38217 字幕有點問題
-
游客 JohnWong 12/17 07:42看不得法國男人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巴拉了
-
游客 牙刷呀 12/16 15:14大概是現階段最不愿意看的一類電影,無休止的情感問題、知識分子的宣泄、哲思的抒發讓人甚是疲憊,這是某種語言構建美感的電影,成于語言也會困于語言,抽離了情節甚至是運動的純語言電影會讓人越來越疏離,無法理解這些讓主人公痛苦的事情究竟如何影響了他們,總是在兩段感情中糾結執拗于具體的選擇,于我來看只是某種甜蜜的煩惱罷了。
-
游客 漠水_MoShuiEr 12/15 09:03厄斯塔什的三人行。閃著光的瑣碎話語在巴黎的空間內游蕩,車站樓廳連接起城市和鄉村兩種景觀。角色相互推諉、自相矛盾,糾纏在情欲與愛戀的真空中,知識分子式的自大,漫談哲學、社會與電影,語言成為對外交流的名片,人物的位置時常對調,維羅妮卡的獨白長鏡,結束在掩面與癱坐間。“我不做任何事,將一切交于時間。”(布列松、茂瑙)
-
游客 dmj0102 12/14 17:062024.9.7 火的想象/這個長度真的是達到了我對文藝類大悶片的忍耐極限了,突然開始對補學術類看電影發怵了/裝作文藝卻又窮又愛胡說八道的小帥男主,每次嚷著去咖啡廳看書卻從來沒翻動超過一頁。性解放運動中的年輕男女過著表面精致卻極其糜爛的日子進而越來越空虛,毫無生息且極度痛苦。跟《迷離劫》在內核上有相似之處,也就是極端的開放、反叛和打破傳統規則的結局都會是崩壞分裂,一切還是適度為好
-
游客 catkin 12/14 10:12有意思的在于五月風暴的說法,以及親愛的leaud。但如果不在電影院,我真的堅持不完。
-
游客 flower~未完成 12/12 11:15#cannes2022 愛慘了這一部,超長片長卻不沉悶,臺詞和表演機智巧妙,意想不到的好笑,比伍迪艾倫更反諷,比戈達爾更打動我。即使現在看也驚世駭俗的感情玩家們,他們的真情和困境,片尾女主的獨白終于把人的眼淚崩出來。放映前福茂上臺作簡短介紹,映后發現男主—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就坐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重新回到聚光燈下,經過幾十年的歲月洗禮,他的發言更顯得有分量,觀眾一輪輪的掌聲和喝彩,證明了電影的原始魅力。
-
游客 西西鳧斯 12/12 08:35法國新浪潮對“毛領袖偉大思潮”的執念太深叻
-
游客 天地 12/12 00:57作為電影,拍的很好,觀影的過程很享受。但如果認真審視其中內容,對,維羅妮卡與娼妓無異,u deserve death
-
游客 ydream 12/11 13:05大約在影片中段的咖啡館對話戲,鏡頭變成中近景,亞歷山大與維洛妮卡「正視」鏡頭對話,營造他們向鏡頭外的觀眾「自白」的效果(〈歡樂時光〉濱口也常用這個技巧)。同一個(三人)場景下,當亞歷山大喋喋不休,反打的鏡頭是維洛妮卡的視線望向他(表達愛意),不複雜卻有效的調度,對女性心理微妙的捕捉。當然還有結尾的一動一靜的處理,維洛妮卡的長鏡頭獨白哭泣,對應瑪麗在〈巴黎戀人〉歌聲中的無聲哭泣。所謂母親與娼妓,按照導演理解是女性身份角色的定位與轉變,當男女之間因為愛情擁有了性,擁有了孩子的結晶,那麼女性就變成了母親,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男性,都是母親。當兩者並不因為愛情而單純只是因為性聯繫在一起,在男性定義為就是「娼妓」,和每個男性都能保持性的關係。維洛妮卡說愛情是簡單的,最後的求婚是印證母親與娼妓的誕生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