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Eleven. 12/30 03:496.0。視聽相對平庸,但很好地展現了理想主義與陳舊建制之間逐漸深化的矛盾。可惜的是,影片自行引入家長作為一方勢力後又將其變相隱身,而朝著師生兩方衝突的基本結構急馳而去,並直指一種簡單化的懸疑性做為結局。
-
游客 心天 12/27 15:01好德國啊
-
游客 近水小魚 12/26 17:34校園辦公室多次失竊,女主的筆記本錄像指向同事有嫌疑,但女主為保護當事人極力阻止第三方介入。而這份善意并沒有得到對方的尊重與理解,反而讓自己遭學生與同事的共同討伐,成為二次受害者。普天之下教師都不太好做,特別是西方學校學生有這么大的自主權,不好惹,對這種事更要三思而行,別自己挖坑。以前辦公室這種事,智者一聲不吭,極小范圍調查,沒有確切證據主動不了了之,對同事而言根本沒發生過。
-
游客 小約 12/22 09:22這是一部比較容易把觀者弄焦了的影片。這個焦的點在于,主角是一個善良的,有著自己原則的人,但她的善良和原則,與她的能力遠遠不匹配,也就導致了她不斷地“找事”,卻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些事。她拒絕和其他,她不認可的同事合作,她拒絕除了她自己的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但她自己又搞不定,方法也行不通。 于是她越是孤身往前沖,越讓人抓狂。
-
游客 Handsome 12/21 18:49一件小事的發酵…
-
游客 ljchen 12/20 19:482024.03.08馬
-
游客 阿木童 12/20 18:19大多數成人的傲慢之處在于他們始終認為小孩低人一等、將自己置于教育者的角色;如若成人同時兼任教師一職,更容易將傲慢擺在臺面上,他們會無法自制地訓斥:這樣是不對的,你們應該那樣。也便讓溝通被局限于狹隘的成人視角中。這種說話方式存在的問題顯而易見:1、小孩獲取的信息未必可以跟成人同步,小孩很難具備跟成人同等心智的理解力;2、小孩的情緒反應或許更容易對理性思考產生抑制,也即,成人更應該注重說話方式而不僅是說話的內容;3、成人自己未必可以掌握充分的事實依據,未必在某一場決策中總會站在真理一方;4、成人必須主動遷就、共情小孩的立場,否則存在權力、信息的嚴重不對等,更不利用問題的解決。她對奧斯卡自尊心的保護盡了自己最大的力氣,但也提醒所有成人,不可以忽視小孩給出的任何細微的反應。最重要的是心靈教育。
-
游客 予淵 12/20 03:11酣暢淋漓張力十足,雖然劇本有不解決問題的討巧之處但很聰明地被掩蓋過去,女主作為一個非常善良的引導型教師,一心靠理想主義嘗試解決問題和平衡照顧,但卻在當事人、學生、家長、同事、學校多方拉扯中陷入了0.9循環一樣的漩渦,甚至引起了師生群體對立,魔方可解,但問題依舊無解。這個故事放在某地,連發生的前提都沒有
-
游客 蘇格拉底 12/18 23:11好厲害!非法取證、新聞自由、知情權、老師的責任,影片關注的主題挺多,留給我思考的空間很大。
-
游客 豆友MtqUhVbSkI 12/18 11:14看得心驚肉跳。偶爾點進豆瓣教師組和佛系家長小組,我都能感受到雙方小心翼翼又滿腹委屈的艱難。老師家長之間的關系到底是怎么緊繃到這種程度的呢?我已記不太起自己是怎么成長過幼年的學生階段,也只是會為自己未來絕大概率不會成為其中任何一種身份而感到慶幸。在未成年教育這個話題之下,我不認為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可我同樣在質疑,作為成年人我們能否承擔得起教育的偏頗和缺陷帶來的后果。
-
游客 鐘大青Tsing 12/15 20:10“真相勝過一切界線”。
-
游客 Strive to live 12/13 22:06前半部分用拍諜戰片的方式拍職場,后半部分用拍政變的方式拍校園。教師辦公室是一個巨大的東廠,無孔不入的生活細節在每時每刻給女主角和觀眾施壓,看似平常的校園工作其實如履薄冰,但是它又不拍崩潰、失序,從頭到尾將風平浪靜下的暗潮涌動感貫徹。直到最后,當以為尖叫發泄之后要么迎來和解要么迎來激烈對抗時,敘事主動權忽然輪轉,“在你的地盤將你一軍”,無聲中的堅持、反抗徹底將前面一切的糾結、公關、亡羊補牢擊碎。而讓最后的“登基”更具張力的是,到最終這也依然是一樁無頭案,這才是校園與職場困境的真實形態。
-
游客 問心 12/13 10:05要我說這就是制度性的教育失敗,中外都存在這個問題,管松關緊都會出問題,那是不是教育本身就是個問題呢。
-
游客 hiorl 12/12 16:59@2024-01-23 11:15:26
-
游客 無湖 12/12 06:31作為同行看完本片實錘覺得自己的職業是高危行業。一個外籍移民身份、對教育懷有理想主義的女教師面對德國七年級孩子的困境可謂前所未見。盜竊問題在學校成為風氣,本應由學校德育處牽頭開展相關活動或對學生進行正面管教,而非簡單粗暴地搜學生錢包。教師為找尋真相不得用違法的視頻監視侵犯他人權利,自己的手提電腦被學生掉進河里的財產權利絲毫不加追究還維護學生,家長和學生對教師生存環境毫不關心,家長會上直懟班主任把我看傻眼了……劇本故意隱去真相告訴同行們教育理想主義之艱難,面對更強個性化的新時代孩子我們要加強修煉,在追尋理想同時更要面對現實,真理可能并不是一步一步能夠證明出來,更需要時代性的理念、團隊協作、正面管教,而非理想主義的孤單英雄。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