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大西洋暖流 01/03 03:11《底特律》懷舊的70年代社會動亂題材味道。但不懂那些黑人為何抵死不說發令槍的真相,畢格羅特意申明電影表現的內容都來自當事人講述,所以劇情令人無法理解不是編導的問題,而是當事人的問題,拆穿一個謊言的最好辦法,就是按照謊言把事情推演一遍,所以畢格羅很可能也是懷疑黑人們的說辭,所以就按照他們的說法把故事重演。真相究竟是發令槍還是真槍不重要了,畢格羅的動機,可能是表達了她對黑人的不信任,畢竟整體上她是個保守派。此后的處理變成這類影片在近年來的套路:輕分析重法理。
-
游客 johnnnnnnny 01/02 15:47拍攝理智黑人的場景過多,應該多拍一些鬧事黑人群眾的片段,不然怎么連部隊都開過來,大部分白人警察在影片里很克制了,黑人真的太不守規矩了,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就知道瞎鬧瞎搶。白人壞警察演的太好了,惟妙惟肖。愿世界和平,黑人都回到非洲,機器化大生產。
-
游客 玖嵐銀 01/02 06:54帶著導演一貫的調性,又很不爽的看完了片子。每次都是很沉重,很強烈沖突的事件刻畫,感覺她的心理素質一定很強,每次都是能生生地攥著觀眾的心,搞得每次體驗都很累。這次前面事件的刻畫還是一樣,氣氛控制地充滿刺激感,但是后來庭審的部分就散了好多又無聊,總之拆彈專家之后還沒有看到更喜歡的她。
-
游客 贏格格 12/31 07:57很多人喜歡電影前半部分的緊張氣氛。凱瑟琳從社會局勢動蕩出發,第二幕視點鎖在旅店的特點事件,第三幕則更加濃縮在人物心理的轉變。劇本絲毫沒有頭重腳輕之感,反而更加震撼人心。
-
游客 行月 12/27 16:33宏大敘事開頭卻以個體案件結尾,與《恐襲波士頓》相比稍遜色。開始的手持鏡頭足以以假亂真,結局卻不溫不火。
-
游客 石頭撿到布 12/23 16:31你可以根據史實講虛構故事,或者拍紀錄片正視殘存的史實,但導演以藝術創作為掩護炫技出個四不像。逼真手法勾出觀眾信任,但不完整的戲劇化重現又造成關鍵的認知障礙,更別提各種細節特寫、選擇性展示以及安排一張怪臉給一號匪警實現的情感操縱。在這場騷亂里她是三權合一。銘記歷史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
游客 核糖體 12/19 21:38底特律這場五十年前發生的騷亂,和今年發生的騷亂如出一轍。記得當時還和朋友聊起,對川總治下發生這種大規模騷亂一點也不意外。美國的種族歧視從法律上被禁止了,但在現實中還是根深蒂固的,去過的國人想必都有所感受。白人優先,無論在政治還是經濟層面都是如此。當然,畢竟這種歷史糟粕已經被批臭,想再大規模還魂是不可能了。破除對燈塔國的人權、法治、民主的迷信,也不是否定他們科技人文等方面的領先。比如,老美可以在電影里對各種黑歷史充分反思自由創作,這一點我們就差得很遠。只有勇于面對歷史,才能真正擁有未來,希望我們的電影人也越來越自信,多拍出些反思歷史啟示未來的現實主義佳作。
-
游客 五年了 12/19 14:13好久沒有這樣的一種難受,太壓抑了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